唐风之承乾 by 千棵树(上)【完结】(6)

2019-05-07  作者|标签:


  
  看了眼李泰有些纠结和羞愧的神色,承乾心里暗笑,轻咳一声,悠悠开口,“青雀,刚刚我们的打赌........”
  
  李泰有些懊恼,闷闷开口,“哥哥,你说吧。”
  
  承乾先是偏头想了一下,才慢吞吞开口,“嗯....这样吧,哥哥现在还没想到,等以后想到再说。”
  
  ********************
  送走李泰,承乾自个艰难的挪到轮椅上坐定,喘息了一会,才慢慢平稳下呼吸。
  
  接过小金子呈上来的茶,慢慢浅饮一口,才悠悠转头,看向还跪伏在地一动不动的红玉。承乾对这个红玉事实上没啥印象,甘露殿无论前世今生,他都很少进去过,未曾当太子时,几乎没有,当太子后,偶尔被叫进甘露殿也只是商讨政事,或者接受训诫。
  
  他知道自己废了双腿后,肯定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他清楚,也为此做了心理准备。
  
  只是,父皇那人真的太让人捉摸不透了。
  
  前儿个能够对他说出那样近乎断绝父子亲情的话,今儿个就下了这么大的恩典,好吧,魏征和李靖做他的老师,虽然很惊愕,但他也能接受,只是,派遣宫女,而且还是甘露殿的大宫女做他的贴身侍女.........
  
  怎么想就怎么费解!
  
  “你会做什么?”承乾问着,神情甚是闲适悠哉。心头再纠结,面上绝不会显露分毫。在这个宫女面前,他不敢小看,甘露殿的大宫女想想都知道,不是随随便便那个阿狗阿猫都能当的。
  
  “奴婢略懂医术。”红玉低声回答着,声音意外的很好听。
  
  承乾单手支着下巴,想着父皇素来多情风流,甘露殿的宫女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便好奇开口,“抬起头来。”
  
  红玉慢慢抬头,待看见红玉的脸,承乾有些微愣,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美人儿,反而是个很普通的宫女,面容说不上美丽,最多算是过得去而已。而让承乾还有点意外的是,这个红玉有一双很沉稳冷淡的眼睛。一个不过二十几岁的宫女拥有这样一双眼睛,嗯,看来,是个真正有本事的呀。
  
  承乾觉得很有趣。眉眼一弯。
  
  “以后,你就是起晖殿大宫女了。珠儿,你要好好跟着她干哦。”承乾轻笑着说道。
  
  珠儿急忙上前应是。
  
  承乾说罢,对小银子和小金子道,“回后殿。”
  
  红玉跪伏在地恭送承乾,待看不见了,才缓缓起身,差点摔倒,珠儿机灵早已站在她的身边,见状,急忙伸手搀扶,“红玉姑姑,你没事吧?”
  
  红玉摇头,脸上神情甚是冷淡的开口,“你以后唤我红玉就好。”
  
  珠儿摇头,“这样不符合规矩。”
  
  红玉转身,直视着珠儿,没有什么表情的开口,“这是中山王殿下的起晖殿,规矩自然是殿下所定,规矩什么的就以殿下为先。我们同是起晖殿的大宫女,你我都是平级,你称我红玉才是正理。”
  
  珠儿一愣,想了想,便点头一笑道,“红玉姐姐你年长于我,珠儿还是称呼你姐姐吧。”
  
  红玉瞥了眼珠儿一眼,淡淡道,“也好。”
  
  *********************
  
  立政殿里,长孙听闻太宗帝的旨意,心头也是一震,魏征?李靖?还有.......红玉?
  
  或许其他人不了解,可是红玉这个人,长孙知道,那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一个宫女,沉稳,机智,对医术甚为精通。
  
  皇上为何派红玉到乾儿身边?皇上都对乾儿说出那样的话了,怎么还........
  
  长孙有些头疼,皇上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
  回到后殿的承乾挥退了小金子和小银子,便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台外的景色,不知何时,后园的几棵树青青绿绿了。
  
  凝望着窗台外的景色,承乾心里思量着,父皇的这旨意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腿,已经没那么疼了,承乾想,这双腿想要复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只要不是太子,很多事情就可以改变,比如说母后的劳累而死,上辈子懵懂无知,他知道父皇母后感情很好,父皇很敬重母后,母后贤良淑德,朝野上下也都甚为敬重,但这些却并不代表就可以保护得了自己的孩子,再加上上辈子的自己是个太子,那时候,自己甚为天真,看不清局势,又反感母后对自己的严苛,却不知,母后对自己的严苛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一个没有实力,没有能力的太子,父皇怎会容许存在?
  
  下意识的捏紧了青色袍衣角,想起母后在上辈子的种种,特别是自己和青雀的关系因为储君之位而恶化之后,母后的劳碌奔波,承乾心里默默发誓,这辈子,绝不会再重蹈上辈子的错误,可是,青雀.........
  
  回想起刚刚青雀的嫉妒神色,承乾心里有些无奈,青雀一直最为崇拜父皇,现在又是孩子心性,嫉妒自己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还是要防范于未然,仔细想着青雀的品性,承乾若有所思。
  
  回过神,承乾推着轮子,慢慢移到窗台边,看着窗台外的青青绿绿,承乾一笑,笑容有些无奈,上辈子父子反目的那幕刻印在心里,无法抹去,或许只要他还是李承乾,他就永远无法摆脱,他本想选择远望,或许他会因此成为大唐第一位透明化的皇子,不过,没关系,他不在乎,但今儿个看着青雀,他想,他犯了个错误,青雀不成熟,治弟还未出生,长乐和豫章又是纯善的女孩子,在这大唐太子尚未确定的时候,后宫多少嫔妃蠢蠢欲动,母后一人之力如何保得了他们?特别是自己现在这个模样,母后肯定又得费尽心思了。
  
  不能选择远望了,承乾想,即便心里害怕着,也得去面对了。
  
  绿色在后世人眼里代表着希望,承乾原本喜欢的是蓝色,但后来,飘荡人间的时候,他喜欢上了绿色。
  
  看着窗台外的一片绿色,承乾心里默默想着,但愿,这一世,他跟父皇能够做最普通的父子。
  
  若能如此,他便不负今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以下乃资料补充

魏徵(魏征):“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凌烟阁排名第四)(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 原任太子(李建成)洗与,这是侍奉太子并为东宫掌管经史图籍的官职。

玄武门兵变后,东宫余党纷纷逃亡,魏徵端然未动。太宗召见魏徵,正颜厉色地责问:"那时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左右官员都替魏徵捏一把汗。魏徵却举止自若,说:"先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一定不会遭到这场杀身之祸。"言外之意,玄武门之变并不代表你和我的谁胜谁负,建成采纳了我的建议的话,你秦王不会有今天。

唐太宗对其很赏识,后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魏征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11

11、解心结(4) ...


  太宗帝在甘露殿批阅奏折,李冲轻步上前,尖细的声音轻声开口道,“奴婢叩见陛下!”
  
  太宗帝微微抬头,放下手中的奏折,沉声问道,“中山王殿下接到旨意了?”
  
  “回皇上的话,中山王殿下已经接了圣旨,红玉也已经在起晖殿里,听说,中山王殿下已经命红玉为大宫女了。奴婢去的时候,还看见了魏王殿下了.....”
  
  “哦?魏王在那里做什么?”太宗帝又拿起奏折,漫不经心问道,“中山王殿下接了圣旨就没说什么?”
  
  李冲赶紧谄媚说道,“奴婢觉得魏王殿下好像是去看望中山王殿下的,奴婢去的时候,他俩正说话呢。中山王殿下接了旨意之后好像很高兴.......”
  
  太宗帝批阅了一本奏折,嗯了一声,挥手,漫不经心道,“好了,你先去吧。”
  
  李冲弯腰恭敬退下,退下时,又偷偷瞥了眼太宗帝的脸色,心头嘀咕道,陛下好像也不是对中山王殿下多上心啊。
  
  太宗帝批完一本,又拿起一本奏折,才漫不经心的对一直恭敬随侍身边的中年太监开口道,“李福,朕晚上去起晖殿用膳,但不必张扬。”
  
  李福走出,恭敬弯腰道,“奴婢遵旨。”
  
  太宗又放下一本奏折,淡淡开口道,“李冲以后外殿伺候就好。”
  
  李福恭敬道,“奴婢遵旨。”又抬眼看了下太宗帝的脸色,轻声问道,“陛下,可要奴婢去起晖殿知会一声?”
  
  太宗顿了顿,才开口道,“不必了。”想了想,又嘱咐道,“叫御膳房多弄些中山王爱吃的菜。”
  
  李福恭敬应道,“奴婢遵旨。”便叩头作礼恭敬退下,心头默默想着,看来,陛下还是很喜欢中山王殿下的。
  
  **********
  
  太宗帝在夜幕落下时,走进了起晖殿。
  
  红玉和珠儿正准备张罗着让殿下用膳,看到太宗帝时,都齐齐一愣,回过神后,急忙欲跪下迎驾,太宗帝却挥手示意不必,又低声开口嘱咐道,“不要过分张扬。”说罢,便朝里头走去。刚进后殿,就见承乾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发呆。
  
  不由放慢脚步,又示意慌张的小金子不要声张,退下,小金子看了眼发呆出神的承乾,心头有些担心,但太宗帝严厉的眼神,他却又有些害怕,在看见太宗帝身后跟随的李福使眼色后,还是乖乖退下。
  
  李福随后也恭敬退下。
  
  太宗帝背负双手慢慢走到承乾身边,沉默的凝视着,白皙有些瘦弱的脸庞,灵秀干净的黑白分明的眼眸,挺直的鼻梁,总是带着浅浅笑意的红润嘴唇,还有青色的圆领袍服,素色,没有什么纹饰,除了那交叠在腿上的双手衣袖处有浅蓝色的花纹修饰,袍服下,那双他还没见过的听说很难看的腿软软无力的垂着,脑海闪过上次自己一怒之下说出的话,“朕很庆幸,你现在是坐在轮椅上........”
  
  事后,冷静下来的自己想起,就有些后悔了。
  
  但也仅仅是后悔而已。
  
  回过神的承乾刚想转过轮椅就瞥见那明黄色的袍子不由心头一跳,下意识抬头,就见太宗帝站在自己身边,面无表情的凝视着自己,不由低呐开口,“父皇......”
  
  父皇什么时候有这个毛病?神出鬼没的吓唬人?承乾心头默默道,还好自己曾经是飘飘一族......
  
  “乾儿刚刚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太宗帝在看到承乾微微低下头时,不由放缓了脸部神情,柔和声音问道。
  
  承乾还是微微低头,轻声回答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刚刚只是在想三天后,魏征大人和李靖将军来的时候,儿臣要请教哪些问题。”
  
  太宗帝沉默,知道这不是承乾的真话,承乾刚刚虽然出神,可神情却很明显的有些迷茫有些....惆怅?
  
  对着自己的父皇还不能说真话?
  
  太宗帝凝视着微低着头的承乾,沉默着。空气突然有些凝滞起来。
  
  承乾的心也开始忐忑起来,在决定放弃观望,为了母后为了长乐豫章他们准备鼓起勇气面对父皇时,父皇却突然出现了,他虽然鼓足了勇气,可是,当面对父皇时,还是习惯性的逃避了。
  
  那临时编出的话父皇这么精明的人一点看得出来吧?
  
  若真想讨父皇的欢心,他该说自己刚刚在反省上回碧儿的事情才是,或者透露自己的委屈,而不是像这样编话,又不敢面对父皇.......
  
  父皇这会儿一定又恼怒了,又会说出什么庆幸自己坐在轮椅上的话吧?承乾下意识的捏紧了衣袖,心头微微苦涩。
  
  忽然,紧紧捏住衣袖的手被一只温暖长有厚厚的茧子的手包住,然后被轻柔的握住,承乾愣愣的盯着那双修长的长着厚茧的大手,在愣神好一会,才慢慢的将眼睛移向不知何时蹲在他面前的脸上神情颇为温和的太宗帝。
  
  看见承乾怔楞的神情,太宗帝的心莫名有些愉悦,低笑一声,“乾儿怎么了?”
  
  因为太宗帝的笑声,承乾回过神,下意识里抽回了自己的手,又觉得很不自在很突兀,于是咧嘴一笑,又觉得自己这样笑有些傻,于是心头懊恼,面上忍不住红了起来,努力镇定镇定的又一笑。
  
  看着承乾丰富的神情变化,太宗帝忍不住又笑了,但看见承乾红红的脸和眉宇间的微微恼羞,便努力抑制胸中的笑意,虽然很是意外承乾原来也有这样丰富的神情变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原来离自己也不是很远,轻咳一声,握住承乾缩回去的手,略带笑意的声音开口,“乾儿,饿了吧?跟父皇一起用膳如何?”
  
  承乾又是一愣,看着还是蹲在自己面前的太宗帝脸上那柔和的神情,忍不住微微点头,又规规矩矩开口,“儿臣谢父皇恩典。”
  
  太宗帝心里忽然觉得这些个繁文缛节很是讨厌,但面上却还是柔和的神情,看着承乾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模样,心头闪现一个意念,于是,微笑,忽然猛地伸出双手抱起承乾,耳畔便听到承乾的惊呼,“父皇!”
  
  太宗帝心头笑着,面上却故作迷惑,“乾儿怎么了?”
  
  承乾眼尖的发现太宗帝眼里一闪而过的笑意,心头了然,父皇,你是故意的吗?不由默然,父皇的坏毛病什么时候这么多了?故意吓自己的儿子很好玩吗是吧??
  
  “父皇,下次,儿臣可以自己坐过去的......”承乾看着太宗帝抱着自己走向的方向是后殿的长方桌,便低声说道。
  
  太宗帝将承乾轻柔放下,才在承乾身边盘腿坐下,心情很好,便转头笑笑道,“没事。”又朝殿门处喊道,“李福!”
  
  一直和小金子、小银子守在殿门口的李福急忙匆匆进去,叩头拜见道,“奴婢在。”
  
  “摆膳吧。”太宗帝说道。
  
  用膳时,十分安静,承乾嚼着要比平常丰盛的菜肴只觉得咀嚼无味,而太宗帝却胃口很好。
  
  李福在一旁偷偷看着,默默数了数,额,三碗米饭,一只鹿腿,一只羊腿.......皇上今天的胃口真好!
  
  用完膳后,太宗帝摸摸承乾的头,笑笑道,“乾儿,魏征耿直敢言,李靖深谋谨言,你要用心学习,可别丢了父皇的脸皮。”
  
  承乾认真回答道,“儿臣谨记父皇的教诲。一定好好读书,绝不辜负父皇的期望。”心头却在思量,父皇让这两位完全不同风格的人做他的老师,到底是想做什么?他现在又不是太子了.......
  
  太宗帝又深深凝视了承乾一眼,才起身离开。
  
  不让承乾恭送圣驾,太宗帝背负双手缓缓的走出起晖殿,回想着与承乾的短暂相处,太宗帝心里甚为愉悦,那个孩子在他的脑海里不再模糊不再难以看懂不再难以接近,又细细回味着,发现这改变的契机似乎就是在他蹲下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只是想看看那孩子的表情,想看看那个聪慧,但又有些狡诈心机的孩子在想什么?
  
  然后,他看到那个孩子紧紧捏着衣袖的手,小手上甚至浮上了青筋,还有那孩子的表情,好像很平静,但眼里深处的茫然还是被他发现了。
  
  他不由的伸手包住那孩子的手,那孩子的手软软的,小小的,好像他只需轻轻的一用力,那孩子的手就会断掉般,这样的脆弱....
  
  那时候,心里的某个地方似乎被什么刺了一下。
  
  快要离开起晖殿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眼点着烛火在黑夜里静谧安宁的起晖殿,原本锐利冰冷的眼慢慢的连他自己都没发现的柔和了下去,那是他的儿子,他的皇长子,李承乾,住的地方...
  
  躺在床上,承乾凝视着自己的双手,想起父皇的手在包住他的手那一瞬间,他心里的刹那意外,这,就是父皇的手?父皇的手竟是这样温暖.........
  
  从没有被父皇握过手的,或许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但是怎样的感觉自己早已想不起来了...
  
  缓缓放下双手,承乾望向窗外的夜色,心头有些期待,或许,这世,他真的可以和父皇做普通的父子.......
  
  *****************
  
  此时,李靖和长孙无忌坐在庭院中,看着满天星斗,一边闲聊着,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今儿个皇上所下的旨意。
  
  “长孙大人,您跟中山王殿下比较熟悉,不知中山王殿下可喜爱兵法?”李靖微笑问着,语气甚是淡然,似乎只是随意问出一般。
  
  长孙无忌端着酒杯的手一顿,看了微笑的李靖一眼,兵法?对一个终身要坐轮椅的孩子教授兵法?就算学了又能如何?那孩子难道还能上战场?哼!这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怕是拐弯抹角的在打探吧?随即轻描淡写开口,“李将军可放心,据无忌所知,中山王殿下聪慧懂事,李将军不必过分担忧。”
  
  果然无法瞒过这个家伙,李靖摸摸鼻子,有些无奈叹气,“不瞒长孙大人,其实李靖心中此刻甚为彷徨,皇上这道旨意实在令人......费解呀。”
  
  长孙无忌沉默的放下酒杯,想起上回皇上一怒之下说出的那.....让人发寒的话——
  
  “朕很庆幸,你现在是坐在轮椅上.....”
  
  皇上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或者说,皇上,绝对是个冷酷残忍的人。这点,满朝上下,后宫之中,或许,除了太上皇,除了自己的妹妹观音婢,就只有自己明白吧。
  
  但冷酷如何?残忍又如何?他是帝王!将来必定缔造大唐盛世的帝王!若杀伐决断的狠心,如何缔造未来的盛世?!
  
  只是,当这份冷酷的心用在那孩子身上时,长孙无忌心头也是惊惧不已。特别是走时,看见那孩子还低着头,心头也不由心酸,也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要如此?生活在宫中,哪个孩子会没有心机?
  
  于是拐弯抹角的去探听自家妹妹长孙皇后消息时,皇后却微笑的说不必担心,暗示着中山王殿下一切都好。
  
  心头虽然不大相信,也想着今后要暗暗护住中山王殿下,可谁想,今儿个的这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圣旨便下达了。虽然同时下达的还有给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的圣旨,吴王的老师是自己和程知节,魏王的老师是虞世南和侯君集。
  
  长孙无忌手指轻敲桌面,心头琢磨着,虽然明面上看去,三位皇子的老师,以中山王老师的分量最轻,但,魏征和李靖可不是简单的。
  
  现在的中山王殿下是绝对与储位无缘的了,皇上还安排魏征和李靖给中山王殿下,这到底是何意?
  
  是想其他人不要轻视中山王殿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长孙无忌心头无解,索性就见招拆招吧。便开始说道,“李将军,在下想,我们只要做好皇上派下来的差事就够了。”
  
  ***********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听着枫叶的低语,若有所思,吴王和泰儿也都有老师了?
  
  皇上到底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PS:资料补充——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凌烟阁24功臣第一人(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 )备注:本文玄武门兵变时,长孙无忌24岁!!(这也是史实的时间哦)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大伙儿都知道吧。)凌烟阁24功臣第四人(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备注:本文玄武门兵变时,魏征41岁!!(这也是史实的时间)


12

12、解心结(5) ...


  翌日,太宗帝来到立政殿和长孙共进晚膳。
  
  这顿晚膳,太宗帝的胃口一般,李福心头默数着,两碗米饭,少了一只鹿腿,也少了一只羊腿,陛下今儿个的心情似乎不怎么好啊。
  
  用膳完毕,挥退伺候的人,只留下李福和枫叶,太宗帝才开口说道,“朕已经叫人去寻访良医了,应该过些时日就有消息。”
  
  “良医?可是宫中哪位贵人身体不适?太医也没办法吗?”长孙惊愕,后宫之主,如果连哪位贵人身体不适都不知道的话,那可是她失责了。
  
  太宗帝缓缓摇头,“是乾儿的腿。”
  
  长孙皇后愕然。
  
  太宗帝见长孙愕然,便淡淡开口,“朕想,咱大唐天下能人辈出,或许有人能医了乾儿的腿也说不定。”
  
  长孙心里虽然很是惊讶,但喜悦压过了惊讶,这个念头在她心里也盘旋了好久,太医们都说乾儿的腿没办法了,可她心里却总是不信,她的儿子乾儿怎么能在轮椅上坐一辈子?!想过去外头求医,可皇上自登基以来就非常忙碌,甘露殿的灯常常连续几个晚上通宵达旦,她也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跟皇上开口,只能趁着上次兄长来探望自己时,偷偷的拜托自己的兄长去留意下民间有没有什么良医?如今皇上先于自己开口了,乾儿的腿就真的有希望了!而且,这也说明皇上的心里还是看重乾儿的。
  
  “这太好了!”长孙皇后神情有些激动的说着。
  
  太宗帝笑了笑,想到承乾的性子似乎在受伤后便安静了不少,模糊的印象中,那孩子很活泼的,便对长孙说道,“乾儿一个人在起晖殿也闷,观音婢不妨叫长乐和豫章多多过去陪他。”没有说承乾的行动不便呆在起晖殿会很闷的话,下意识里,太宗帝避开了这话。
  
  长孙皇后温柔一笑,“是,我知道了。”
  
  太宗帝微微点头,起身准备走出立政殿时,忽然想着昨儿个和承乾用膳时,承乾吃得不多,便又转头对在身后一直恭送的长孙皇后道,“对了,乾儿最近瘦了很多,观音婢多费点心思,让御膳房多做些乾儿爱吃的菜。”
  
  长孙皇后笑着应道,“是,我会注意的。”见太宗帝似乎颇为担心的样子,便又笑笑开口道,“乾儿这孩子有些挑食,我会好好盯着他的。”心里却在想,乾儿昨儿个跟陛下您一起用膳怎么可能吃得多?也不知道那孩子后来有没有再用点点心?小银子昨儿个回报的时候也没说清楚。真是的!
  
  太宗帝点头,便转身离开了立政殿。
  
  目送太宗帝走远,长孙身边的枫叶轻声开口,“娘娘,这下您放心了吧?皇上还是很看重中山王殿下的。”
  
  长孙轻轻吁了口气,想着乾儿那孩子弹着琴恬淡满足的样子,便不由微笑,心里想,那孩子大概也不会在乎皇上看不看重的,不过,能得皇上看重,对那孩子以后在宫里的生活会好一点,想到这里,她柔声开口,“枫叶,明儿个叫御膳房做点米汤。”
  
  “是,奴婢遵旨。”枫叶恭敬应道,又低声问道,“娘娘,明儿个可要叫上长乐公主,豫章公主?”
  
  “嗯。也好。”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
  
  承乾这日晨早醒来,正欲自个奋斗穿衣着裤时,红玉恭敬的进来跪下,“恳请殿下让奴婢伺候。”
  
  承乾看了红玉一眼,微微扬起眉,心里讶异,他曾下过命令,没有他的吩咐,不要随意进他的房间,以珠儿的脾性,她应该有告诉过红玉才是,那么,看了眼红玉脸上的平静的但很坚持的神情,他心里思量,她就是故意的?
  
  继续慢慢的穿着放置在床头的衣服,他开口道,“不用了,你先退下吧。”声音很是冷淡。
  
  红玉却跪伏在地,很是坚持,姿态也很恭敬,“奴婢恳请殿下准许奴婢伺候殿下更衣。”
  
  承乾微微顿手,看了眼红玉,那恭敬谦卑的姿态有些别扭呀,或许是因为飘荡多年,对人的心思变化的察觉要敏锐得多,那红玉的恭敬谦卑的态度背后有那么一丝丝的高傲?
  
  也是,从甘露殿的第一宫女忽然被扔到了这小小的起晖殿........承乾心里微笑着,面上却又低头继续慢慢的穿着衣服,动作很是悠闲和自然,没有再开口说一句话,而红玉依然恭敬的跪着。
  
  好吧,父皇赐给他的宫女也真的非常忠心尽责。承乾有些无聊的想。
  
  坐在卧榻上,承乾看着红玉,慢慢开口,“起来吧。”
  
  红玉却没有起身,只是依然跪伏在地,声音很是死板的开口,“奴婢不敢,奴婢没有伺候好殿下,奴婢有罪。”
  
  承乾盯着红玉,嘴角一勾,似笑非笑的开口,“你的确有罪,身为起晖殿的大宫女,连我的话你都不听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2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