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来世安好【完结】(2)

2019-06-13  作者|标签:

文案:

他把一生赔给了别人,却用一辈子来怀念。

其实龙长泽一直没搞明白,自己老爹怎么放着他小爹那神仙般的玉人不要,偏偏留了他蒋叔那样的妖精在身边。

有人知道:神仙有神仙的好,可,妖精磨人啊。

内容标签:青梅竹马 民国旧影 恩怨情仇 强强

主角:江龙,玉白堂,蒋延 ┃ 配角:呼伦呼雅,明正明响,相濡以沫

1、说好的一辈子

玉白堂是个孤儿,江龙也是个孤儿。

不过小龙比小堂要好一点,他打小就被扔在孤儿院门口,襁褓上绣着个龙字,所以叫小龙(江龙是出来混的时候取的,意在过江猛龙)。大致是在江龙七岁的时候,孤儿院搬迁到更加偏僻的郊外,捡到了五岁的玉白堂。因为长相白净,所以叫小白。连院里最不苟言笑的老黄姑看着白白嫩嫩的小白也会骂上一句,谁家父母这么狠心,这么好的孩子也舍得扔。

此时一大截小萝卜头该领养的被领养、该送福利院的送福利院,只有小龙是孤儿院的土地主,谁叫明眼人一看就知他不是善茬,所以他这截茬子越拔越高,占领了孤儿院一方天地。院长思来想去,将有点自闭症的小白交给他带着,看看能不能把小白带活波点,过些日子给他寻个好人家。谁曾想小白就认准了他小龙哥,此后有不少好家庭想收养他,都被两人合伙装疯卖傻给搅黄了。

到江龙十四岁的时候,孤儿院再也撑不下去了,院长去世前四处托人总算是把院里几个小孩托付了,可小龙小白这个年纪实在没有人家敢收。

院长躺在病床上看着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叹气,小龙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聪明机灵,是个成大事的,可他担心小白,十二岁青黄不接、可该是上学堂的年纪啊。

江小龙拉着玉小堂的手跪在床前说,院长你放心,小白就交给我了,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他饿着,我会努力挣钱让他念书。

话是说得容易,可做起来实在太难了,两人带着院长留下的钱进了城,熬了半月就弹尽粮绝。最苦的那段日子,玉白堂到死都记着,江龙将要到的半个饼全都给他说自己已经吃了。

就当两人快被冻死街头的时候,玉家的人拿着那枚被江龙当掉的玉坠找上他们,此后两人才是另一番景象。

原来小堂是锦城玉家人,不过是个不打紧的外房庶出,他爹排行老七,违背当家人安的姻缘和着相好的歌女私奔,没想到那歌女还是个黑老大的情妇。这么大一顶绿帽子盖在那黑-绑老大头上,在江湖上是多大个笑话啊!玉家老七和那情妇,有着丰厚的细软傍身算是过了几年恩爱的日子,结果还是被黑老大找上了门,宰了人还把房子给点了。恰巧那日玉小堂去了乡下外婆舅家,舅舅见能挣钱的妹子死了干脆就把小堂这个麻烦扔了孤儿院。

玉家那枚坠子是两人最值钱的东西,江小龙不准玉小堂拿出来,小堂说活命要紧,于是给当了,好歹又撑了十来日。

玉家向来好面子,知道外房老七被一小帮派灭了,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于是和那帮派干了一架,最后不知是谁出面当了和事老将大事化小。现在老七还有个遗孤现世,恰巧玉家新当家上位,而这个新当家和玉小堂他爹算是有点情分,反正偌大个玉家还养不活一孩子吗,于是就将人接了回去。

小白看着眼前有点面熟的陌生人,一袭月白锦缎长衫,很是斯文俊秀,听手下人喊他三爷,那人放下账簿对他说:你是玉家人,你爹排第七,我是你堂叔,你这辈应该是白字辈。

小白端着小脸说:我小龙哥呢?

那人有所思:明儿上族谱你爹小时候最爱骗我糖吃,你就叫白堂吧。拍板决定,玉小堂大名玉白堂的名儿就这么来的。

小白见那人答非所问,又强调:我要和小龙哥在一起。

玉三爷继续说:你是玉家人,受玉家庇护,以后无论大事小事你首先就得想着玉家为先。

小堂阐明了自己的意愿,也听明白了这玉三爷是在告诫他家训,小堂一心想着小龙哥便不打算与这冒出来的堂叔纠缠,于是应了句明白了。

玉三爷满意地点点头,叫人带他下去安顿,小堂在一厢房里见到同样着急的江小龙。

那夜两人抱着睡得安好,至少有床有被子不用受冻了。

第二天,玉三爷就叫了玉家几个老不死的来正厅见了玉白堂,算是同意让他这个子侄上族谱,其中有个老不死的就是小堂爷爷,不冷不热的。后来小堂才知道,玉家对旁支素来管教不严,只要听话不要闹出什么大事就尽管花天酒地,所以打从他太爷爷那辈上梁就歪了。小堂爷爷也没说要把他这个吃闲饭的领回去,意思是说既然是当家的意思,那就让当家的养着吧。此后,小白就在玉家老宅子里过上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的日子,不过好歹是混上了私塾,他人聪明,也没少得他堂叔指点。

江小龙素来不喜规矩束缚,见小白回家也算有了着落,搁玉家住的几天,一小管事也把他当成小厮呼来喝去。想他好歹也算是孤儿院的一方大哥,不爱受窝囊气,于是就和小堂告别,还说闯出名堂了一定回来找他。

小白自然明白玉家捡个孤儿只能当个下人,而他志在四方肯定不愿意就做个小厮,注定是要走的,于是红着眼睛拉着他的手说我就知道你不喜欢这,我也不喜欢,我等你来接我;还说小龙哥你一定要好好的,遇上打架的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江龙捏了把小堂嫩得出水的小脸说:你就不盼着我点好,就知道我会打架是吧。见小堂破涕而笑,又继续说:好好念书,等哥成了大事,还指望着你来帮哥管账呢。

就这句话,玉白堂记了一辈子,也帮着江龙的堂口管了一辈子账。

江龙的起迹应该是离了玉白堂之后,就在他从玉家出来的那一刻。

他身无分文地在大街上逛着,想着该找个什么样的活计,突然踹到石头,定睛一看而后眼前一亮,哎呦财神爷显灵了,给他送了这么大银袋。当下捡起来就找了一馆子好酒好肉地戳了一顿。没想到酒足饭饱刚出酒楼,就被一群人围住。

领头的男人一看就是来者不善,横着眉说:打哪儿来的野小子这么不长眼,敢用你杜爷爷的银子!说完就啐了口。

江龙看这阵势估计是钱袋主人找上门了,不过到手的银子岂有吐出来的道理,于是打马虎眼装抬手一拱说:几位大哥出门在外都是朋友,麻烦借个道。

嗨,想走?揣着爷爷的银子还想走?杜一水很久没有看见胆儿这么肥的小崽子了。

江龙一副没听明白无辜的表情,问:大哥,什么银子?

杜一水看这小子还装上了,笑着动了动手腕,小子,找抽是吧?

江龙自然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看着人就要动手招呼了,于是叫嚷着:大哥,别动手,不就银子嘛,我拿我拿,这就拿说着就作势从怀里掏东西,瞅着他们松了警惕,瞬而拔腿就从人缝里钻了出去,他江龙是谁,打小就没消停过,一蹦就是十来丈开外。

杜一水还真没想到那小子会跑,提腿就是一脚踹得他面前的小弟一晃,愣什么,给老子追,让那兔崽子跑了,老子拿你们下酒。

结果杜一水合着四个手下五个人整整追了三条街,左追右堵总算是把江龙堵在一酒楼后的死巷子口里。

江龙一人难敌三拳两脚,没折腾几下就被打趴了,一直弯着腰护着钱袋子。

杜一水笑了,他见过不少要钱不要命的,但拿了他的钱还这么横的还真不多见,一时间还生了爱才之心,扬了扬手示意停手,上前弯着腰说:小子,挺有种的,你乖乖交出来,今儿就留你一条小命。

江龙将嘴里的污血一吐,咬牙道:进了小爷兜里的银子就是小爷我的,想拿,得问问小爷答不答应。

好,硬气,爷爷我就喜欢有骨气的,来,兄弟们,好好招呼招呼这位小爷。杜一水一声落下,那些打手更是下了死手,反正这年头人命不值钱。

江龙刚开始还硬气忍着不吱声,可后来实在没力气死扛了,也不知道肋骨断了几根,就抱着头躺地上低声呻吟,不知这个打法还有没有命熬下去。就在他快晕过去时,听得一管子黄鹂音:好你个一肚坏水,欺负起小孩来了,亏你还是漕帮一堂主。

杜一水抬头一看,楼上窗户下站着一美艳如花的少年,这么标致的人可不就是青云帮帮主蒋青云老来得子的将延嘛。现在锦城帮派中,青云帮虽是后起之秀,但现在势头大好,已经合着漕帮、茶马帮呈三鼎局面,可谓三分天下。

杜一水当即一笑:哟,这不小延少爷,对不住,搅了您的雅兴,呆会上楼给您赔不是话还没说完,就见楼上窗户一关,吃了闭门羹。

见不打了,一手下问到:水哥,那这小子怎么办?

杜一水抬头看了看那紧闭的窗户,心里嘀咕了句得贵人相助大难不死,一般人可没这福分和运道,于是指挥手下说:抬回去找个大夫看看,这小子可比你们中用,小心点别弄死弄残了。

就这样,江龙被招进了锦城三大帮之一的漕帮,从一个小打手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再回首面目已非

玉白堂再见着江龙已经是三年后,他十五岁,江龙十七岁。

玉家前朝年代做过皇商,民国后混得算是不坏,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不过从玉三爷前两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现在玉三爷很看重族内子侄的教育,锦城里又兴起了洋学堂,他就和几个老得快死的长辈商议说,现在玉家已经把生意做到上海滩,那边洋人多,所以要培养出懂洋鬼子那套的玉家人。

长老明白他们都是要死的人了,自然得听新当家的,本来时代也不同了,也压根没指望从玉家再出什么举人秀才。于是当下点头同意。

玉白堂是私塾里的功课算是拔尖的,打两年前起,玉三爷听师傅有说过几次这小堂少爷若是搁在前朝不是状元及第也能搏个探花郎,于是特地准了玉小堂上他书房,三爷兴致来了还会亲自指教指教,小堂一手小楷和丹青可见是得了玉三爷真传。话说这玉三爷叫三爷还真不是他排行老三,是因他有三好,生意做得好、又一手好丹青,另一好嘛自然是说他人长得好,整个锦城都知道玉家有个三好少爷,简而言之就得了玉三爷这名。

玉家三爷什么都好,可惜命中无子,后院里的夫人娶了一个接着一个,也生了一茬又一茬,小姐们都已经排到老七了,几个老不死的才算是死了心。不过玉小堂来了后,无论长相还是才思否得巧合了他三爷的心,索性将小堂当了半个儿子养,见着习字的姿势不对,还能手把手地教上会儿。小堂也不是木头人,日子久了,也对这个不冷不热的三叔生了不远不近的父子情。所以当玉三爷死在青云帮后,玉白堂这辈子就注定和蒋延势不两立,无关风月。

言归正传,玉白堂成了玉家去洋学堂学习的子侄之一。

那个年代上得起洋学堂的多是权贵、世家子弟出身,开的课程也挺接当时地气,文有国文绘画音乐外文、武有骑马击剑鞠球,后来锦城大街上开来第一辆轿车时学校又多了数学物理和驾驶课。玉白堂知道玉三爷的用意,对于什么音乐国文没怎么上心,看了看西洋油画还是更钟意水墨丹青,于是将重点放到外文上,后来又着重学了数学和驾驶。几年下来,玉家堂少爷在锦城算是难得风雅的人物,精通英日法三国语言还有一妙手丹青,当然这是后话。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