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只有春庭月 by 梨花烟雨【完结】(10)

2019-03-30  作者|标签:


端仪太後更是大怒,拍案而起道:“你竟有脸这样说,先皇临终是怎麽嘱咐你的?要你好好教导彻儿,可你教了他些什麽?尽教了这些诲淫诲盗,污浊不堪的事,你是他的姐夫啊,怎就不肯替他著想著想,还引诱他同你做出这等不齿之事,传出去,你和他还有什麽脸面对天下人,领导一众臣子?”
怜香一听这话,面上不由变色,情急道:“太後……”一语未落,早被卫青鸿森然一瞪,一腔话语登时无法出口。倒是端仪太後转向了她,沈声道:“怎麽?你有话替大将军说吗?还是说这种事是彻儿逼迫他姐夫做下的?哀家倒冤枉了我的好女婿?”
未待怜香答话,卫青鸿已抢著道:“太後万勿这样说,一切罪孽都由臣而起,是臣引诱皇上,所有罪名惩罚,都由臣一人承担,只求太後念在皇上年幼,又是被臣教唆,更是太後亲生之子,勿要将此事传出,保他身後声名,臣死亦无怨。”
他此话一出,怜香便有如被五雷轰顶一般,震呆当场,却闻端仪太後这才重重哼了一声,冷笑道:“哀家也是这样想的,彻儿小小年纪,若非你教出这些下流东西,他从哪里能知道?”说完又转向怜香道:“你是他身边的人,竟也不知阻止,实在是失职的很,以後再不可这样疏忽,否则也是死罪论处。”
这句话更是让怜香魂飞魄散,太後言语之意,分明是要置卫青鸿於死地,转头看向卫青鸿,只见他面色平静,显是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结果。当下再也顾不得别的,跪下便要禀明实情,忽见卫青鸿转身森然看向她,一字一句道:“怜香,你还不谢恩,此後之事干系重大,你可不要再让皇上的圣明之誉再遭一丝半点损害,否则我作鬼亦不会放过你。”说完轻轻摇了摇头。
事已至此,怜香方才明白他早已决定牺牲自己保全龙彻的名誉,不由得泪流满面,自己心道:太後与大将军虽也是至亲,毕竟比自己儿子差了一层,就算说出实情,她为了皇上将来,也未必容得下大将军。我若将实情说出,不但於事无补,反而坏了皇上的声名,糟蹋了大将军这一番苦心,我若不将实情说出,这一生一世,良心怎能有片刻安宁。天啊,我到底要怎样做才好。
她这里心急如焚,皇太後也是潸然泪下,言语转缓,哽咽道:“青鸿,你怎能这样糊涂,你对不起哀家的公主孩儿也就罢了,怎可以将彻儿教导成这个样子。这些年来,你在众位王爷间苦心周旋,尽心辅佐皇上,这些哀家都知道,也感激你,谁料想竟是为了这种可耻目的。如今你做下这种事,你让哀家怎能容你活在这个世上,继续迷惑彻儿,你……你……你实在太让哀家失望了。”
这一番话,卫青鸿只听得心如刀绞,良久方沈著道:“儿臣辜负了父皇母後,还有早逝的公主,更对大范朝犯下滔天大罪,事到如今,儿臣无话可说,但凭太後处置,即便千刀万刮,亦无半句怨言。”
端仪太後又痛哭起来,起身道:“既然你如此说,你我的母子情分已然断了,你毕竟是大将军,也有功於大范朝,哀家怎能轻断你的生死,你……且听天由命,看是否有造化了。”说完掩面而去。倒让怜香颇为意外,心道太後究竟是怎麽想的。
卫青鸿也觉奇怪,奈何心乱如麻,怎也猜不透太後用意,颓然倒在床上,午饭也不曾吃。怜香只急著等龙彻回来商量,偏卫青鸿不许她离开身边半步,知她定会派人通报龙彻。如此直至天色暗了下来,龙彻却仍未回转,她心里不祥预感越发浓厚,正焦虑间,忽见太後宫中一个太监走来,口称奉太後懿旨,赐大将军补汤一碗。并命所有人退下,连怜香也不许滞留在侧。
怜香何等聪明,早已知其意,只吓得魂飞天外,忙退了出来,正要找人前去宰相府,忽见向阳走来,一脸不解道:“奇怪,怎的这样像?”看到怜香,忙笑道:“你怎麽出来了,不在里面伺候。我刚才见了一个小太监,倒十分像我的心上人,不知姐姐可否替我打听一下是哪一个,我好照著他的身材给那小家夥做两件衣服。”

38

怜香此时哪里有空管他这件事,只抓住了急忙问道:“皇上呢?人在哪里?”
向阳笑道:“皇上早已醉了,李将军陪在他身侧,只是还不忘大将军,特让我回宫里看看他有没有什麽吩咐,若没有,可能今晚要在宰相府里过夜了,我也是这就要赶回去的。”
至此事情已然明了,怜香只气的咬牙切齿,正要厉声让他快去把龙彻带回来,忽闻屋里一声呼唤道:“怜香,你进来吧,告诉向侍卫,我没什麽事情,彻儿毕竟少年心性,且让他好好玩一晚上。”
夜色中,向阳也不辨怜香的哀戚脸色,向里高声笑道:“大将军既这样说,我就可以放心回去了。”又低头陪笑向怜香道:“姐姐好歹别忘了我的事,著意替我打听打听。”说完回身就走,不一会儿便消失在沈沈夜色中。
怜香此时万念俱灰,拖著步子来到屋里,那太後宫的太监早已不知踪影,她见卫青鸿含笑倚在塌上,心中痛极,两滴珠泪早已滚了下来,哽咽道:“大将军,你为何……为何不让皇上回来?只要他回来了,你……”
卫青鸿淡淡笑道:“傻丫头,你素日聪明,今日怎麽却也糊涂了?你让彻儿回来做什麽?和他母後大吵一场,说是他逼我就范的吗?然後任宫中人将皇上竟逼迫臣子乱伦相奸的丑事传的人尽皆知?怜香,你知道我不会看著这种事发生的,就算粉身碎骨,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毁掉皇上的清名。呵呵,卫青鸿的名声又算得了什麽?只要能让彻儿名垂青史,要我遗臭万年又有何妨?”
怜香心中剧震,明白他若非自知必死,绝不会如此痛快的坦诚心意。忙泪流满面跪下道:“大将军,奴婢晓得你一番苦心,可是……可是你就如此去了,你让皇上怎麽办?不若……不若让皇上回来,救了你之後再图他法。”
卫青鸿摇头道:“救了我之後,又有什麽法子可想?他是皇帝。若让他因我而生退避之心,倒不如一死,让他再无挂碍。”说完温柔看向怜香道:“再者说,你何时听说鹤顶红还有解药的?彻儿已经历过他父皇的死,我又怎忍心让他小小年纪,再面对一场生死离别?”
怜香泪流满面,嘶声道:“皇上即便现在不知,又能瞒多久?他兴冲冲回宫,却要面对这样残酷的一件事情,况连你的最後一面也不曾见,大将军,你要他情何以堪?他还只是个……只是个17岁的孩子啊。”
卫青鸿目光移向远方,借著微弱的烛光,可以看见他眼中亦是晶莹闪烁,良久方柔声道:“怜香,别哭了,皇上他……他会长大的。经历过这件事之後,他更应该成熟起来。唉,身为帝王,拥有无上的权力。往往便都以为自己可以事事如愿。因此史上不乏滥用权力而导致亡国的君主。商纣王,隋炀帝,其实本都是雄才大略之辈,只可惜让这权力害了他们。因为眼前如意,便不思日後危机,终落了个国破人亡的结局。如今彻儿於我这件事上,何尝不是和他们一样?但愿我这一去,能让他明白这个道理,善用手中权,造福天下百姓,使我大范江山千秋万代,则我在九泉之下亦感激上苍了。”
怜香到今方明白卫青鸿的一片苦心,想起以往种种,更是心如刀绞,忽见他嘴角滑下一道血丝,面上亦俱是细细密密的薄汗,便知药性发作。事到临头,纵然她玲珑剔透,也不免慌张失措,跪爬道卫青鸿身边,只说了一句:“大将军……”,便再也说不下去。
卫青鸿呼吸已渐渐浅促起来,怜爱的摸著怜香的头发,温言道:“傻丫头,别哭。听我说,这里有封信,等到我去後交给皇上,切记一定要交到他手里。不要误了。唉,人生百年,终究一死。我虽只活了27岁,却什麽都享尽了,何况还有你这样一个聪明丫头亲自给我送行,这一生也不算枉过。”
怜香见他面色渐渐转白,口中鲜血越来越多,更是泪如雨下。却见他挣扎著爬起,忙即扶住了,和他一步步来到窗边,抬头望去,只见一轮满月高高挂在天上,月光如银一泻千里。映著落花满地,说不出的凄美。卫青鸿笑了一笑,叹道:“今夜景致倒好,怎就和那晚一个样子。只可惜……”
怜香知他想起上月十五和龙彻在一起赏月的那一夜,越发肝肠寸断。卫青鸿气息渐微,勉强伸手拈起窗台之上一枚花瓣,倚在怜香身上,一字一句颤声道:“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唉,犹为离人……”话未完,头已慢慢垂下,一滴泪滚出眼角,在如玉的面庞上划下一道痕迹後,恰巧滴在飘落下来的花瓣上。
怜香心胆俱裂,抱著卫青鸿痛哭不已,到最後一滴泪也流不出,整个人反而像没了感觉似的。直到那身子渐渐冷了下来,低头再看卫青鸿,见他神色安宁,宛如平常,身上衣服已在之前就换了一件新的,显是早已准备赴死。於是抽泣著将他放在临近窗前的躺椅上,慢慢去找出那件随卫青鸿南征北战,颜色早已不够鲜豔的大红披风过来,轻轻覆在他身上,以象征著他的赫赫战功。
此时天已逐渐亮了,怜香仍默默守在尸身旁,忽闻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响,便知是龙彻回转,更加心碎神伤,几步来到宫门前,只见龙彻满面春风,先笑问道:“姐夫还在睡吗?昨夜都吃了些什麽?”一语未完,看见怜香大异於往常的神色,不由惊疑起来,还未相询,便见怜香扑通一声跪下,嘶声道:“皇上,大将军……大将军……他……他已去了。”

39

龙彻还恍然著,喃喃道:“去了?什麽去了?姐夫他到哪儿去了?”其实他何等聪明,见到怜香这副模样,怎还会不明白,只是拒绝接受心中答案,因此还不住相问:“他……他逃走了吗?还是回府去办事了?”虽这样问著,脚步却停滞不前,更未发觉自己面色早已惨白如鬼。
怜香惨淡一笑:“大将军若能逃走,就好了。皇上,大将军已於昨晚亥时魂归碧落,他……他再也不能逃走了。还……还请皇上节哀。”
慢说龙彻,就连向阳也是大惊失色,忙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龙彻,厉声道:“怜香,你胡说什麽?我昨晚明明还听见大将军说话,中气十足,怎会……怎会……”话音未落,龙彻已挣脱了他的手,跌撞著一阵风般闯到宫里,只见临窗一人,身上盖著大红战衣,面色平静祥和,宛如睡著一般,不是卫青鸿还会有谁?
龙彻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步一步挪过身子,嘴里还自语道:“姐夫……姐夫这只是睡著了……谁……谁说他魂归碧落,他……他不过是睡著了而已。”一面说,目中早已蓄泪,一面颤抖著伸出手去探卫青鸿鼻息,哪里还有一丝半毫,他还不相信,又去探他胸口,也早已凉透了。仍不肯信,轻声唤道:“姐夫,你醒醒,彻儿回来了。你看太阳都出来了,你……你要上朝了……彻儿也回来了。”
向阳怔怔看著这一切,怜香早已哭倒在地上,只嘶声道:“皇上,大将军他醒不过来了,他再也醒不过来了……”。这边龙彻紧咬著唇,面色忽红忽白,冷汗涔涔而下,一个身子颤抖的如风中落叶一般,还握著卫青鸿的手,直说“姐夫,你是不是觉得冷,彻儿给你暖暖”之类的话。他哪里经历过这事,一时间也没了主意,手足无措的上前劝道:“皇上,大将军……他已去了……你……你要节哀……才是。”
龙彻晃了几下身子,一把抱起卫青鸿,忽然森历看向怜香,寒声道:“是谁……我知道姐夫绝不可能自己了断,到底是谁?”
怜香只哀哀哭著,想起卫青鸿的话,也不知该不该把事实告诉龙彻,若说了,大将军的一片苦心岂不付之东流。忽听龙彻大吼道:“向阳,即刻传旨,将李风,方源,太康满门押入死牢,等候处斩。”说完抱著卫青鸿道:“姐夫,我先给你报仇,我知道给你报了仇後,你就会醒过来原谅彻儿了。”
向阳见他面目狰狞,宛如厉鬼,只这一会儿功夫,双目已是满布红丝,更透露出无穷杀机,又听他一边冷冷自语道:“这宫里的事,他们怎会得知?若非母後撑腰,他们又怎敢借故拖住朕,好行这大逆之事,哼哼……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的母後,也一样没有特权。”只吓的向阳浑身冷汗,忙扯怜香道:“怜香,你还不起来?皇上都疯了,要去太後宫兴师问罪呢。”
怜香这才一惊而醒,急急跪爬到龙彻身边,流泪道:“皇上请节哀,你这一去,与太後母子反目不打紧,却辜负了大将军一片苦心,你让他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心安啊。”说完不得不将整个事情经过说了,又哭著将卫青鸿临终之前的嘱咐详叙了一遍。
那卫青鸿逝去之时,就连怜香这外人已是如此悲痛,何况对他爱恋至深的龙彻。先前仅凭著一股仇恨和自欺欺人的想法支撑著,如今被怜香如此一说,登时就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一般仰倒在地,昏死过去。双手却仍紧紧抱著已然冷硬的尸体。
当下怜香强打精神,和向阳打理卫青鸿的後事,只向外宣称说大将军向有宿疾,如今暴病而逝。端仪太後向来拿卫青鸿就如自己的儿子一般,如今不得不亲手杀了他,其实也十分的哀恸,故葬礼得以按照大将军的品级举行,极其隆重。
龙彻自那日亲见卫青鸿的尸身,一病不起,先前只不许将他姐夫下葬,只说是睡著了,必然还能醒来,像以往一般扶持宠爱自己。太後只得命太医用了几贴安神的药,因此整日里迷迷糊糊。诸事不知。谁料却在卫青鸿出殡这一天,他竟像没事人一般好了,亲自为卫青鸿盖棺,替他送行,一直到墓地。
怜香和向阳对龙彻的异常表现也感到不安,偷看著他脸色,只见沈静似水,觑不出一点端倪。直到卫青鸿的棺材落进墓地,李重光亲自扬土,方见他身子晃了几晃,似乎想冲上前去,却终於忍住了。唇边流下一丝鲜血,却被他不动声色的抹去,就在此时,怜香方看到他目中有极哀痛的神色一闪,瞬间又转换成一抹杀机,眨眼的功夫,便又恢复如常。她心下惴惴,不知道皇上究竟是怎麽想的,他下一步又要做什麽事?只知这场风波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40

一切事情似乎就在平静中度过了,除了怜香和向阳,谁也不知这平静表面的下面其实是波涛汹涌。这一日,端仪太後忽然驾临书房,替李风等说情。言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主意。龙彻虽已猜了个大概,个中详情却不知,如今方明白,原来太後早已得知自己和卫青鸿之事。本来想著他们胡闹一回也就完了,谁料想几个月过去,龙彻却丝毫没有厌弃表现,太後方慌了,又气卫青鸿不知自爱,**的龙彻食髓知味,连後妃都不想立。因此便找李风商量。想那李风也是个顽固之人,如何能接受这个事实,先前还不信,只是後来卫青鸿夜宿宫中,从不上朝,再再表明其与龙彻有不轨关系,方不得不接受。他虽对卫青鸿如亲子一般,然犹是如此方更生气,便将龙彻诓了出来,由太後去探明事实如何。谁料卫青鸿供认不讳,并说死亦无憾。这才让他们下定了决心除去卫青鸿。那日太後并没当场赐死爱婿,便是回去征询李风的意见。李风又回府找了方源太康商量。其实太康哪肯同意这种事,无奈太後丞相和方源已决定了,自己反对也没用。只得由他们去了。不过太後自然不知,只说是大家都没意见,所以这事就此定了。这也就是为何太後直至晚上才赐鹤顶红毒死卫青鸿的道理。
至此真相大白,龙彻面无表情的听著,太後极力诉说自己等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盼的是把他引上正途等语。他一一答应。待太後走後,方冷冷一笑,叫过向阳道:“吩咐人去传旨,後日午时,将李风,方源,太康三人诛灭九族。任何为其求情者,同罪论处。”
向阳只闻他语气从未如此森寒过,再望向他目中,亦满是决裂之色,毫无同情之心,自己吓得冷汗涔涔,只得答应。想了想又小心道:“皇上,就算要杀他们,也要定个罪名,况是诛灭九族这样的大罪。”
龙彻哼了一声道:“他们通敌卖国,更与众王爷相互勾结,企图谋朝篡位,这罪还不够大吗?”
事已至此,向阳只得把心一横,跪下道:“皇上,论罪也要有证据,谁不知这三位大人素与大将军厚密,谁通敌也不可能是他们通敌啊,否则大将军别说得胜还朝,只怕早前几年就战死沙场了。如今皇上若不拿出让人心服口服的证据,天下人如何能心服?至於和众王爷勾结之事,李将军是最明白内幕的人,先前不还赞几位大人确是风骨铮铮,不被王爷们引诱吗?如今……”他话未说完,已被龙彻厉声打断,冷冷道:“向阳,你想替他们求情吗?”
向阳想起他先前说的‘求情者同罪论处’的话,心中一颤,忙道:“臣不敢,只是让他们死也没什麽,但如此冤死,实在让人心生不忍,皇上不念别的,也念在他们辅佐你一场,又是大将军亲密之人。难道皇上就真的忍心看他们如此蒙冤受屈而死吗?”
“心?”龙彻喃喃念了一声,忽然哈哈轻笑起来,渐渐的笑声转历。至最後竟变成哽咽之声,只听他自言自语道:“心?朕还有心吗?”他忽然转向向阳,一字一句逼问道:“向阳,你说朕还有心吗?”
向阳被他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皇……皇上自然……是有心的,而且皇上……宅心仁厚……”话音未落,便见龙彻弯身对著自己的脸,笑著摇头道:“不对不对,朕没心了,朕的心早就丢了,不,不能说丢,因为朕知道它在哪里,那天姐夫的棺木‘砰’的一声落在了墓地里,朕的心也‘砰’的一声跟著飞了出去,如今它就在姐夫的身边,伴著姐夫长眠呢。”
向阳见他眼神迷离,话语如泣如诉,大有疯癫之态,正大骇间,忽然看龙彻直起身来,语气恢复了原先的冷洌道:“向阳,不用多说了,下去传旨。”说完一拂衣袖,哈哈大笑而去。
直到龙彻的身影消失,向阳这才觉出自己的腿早已软了,浑身上下都被冷汗湿透。他哪敢耽误,爬起来飞一般来到怜香的房里。原来怜香帮著办完卫青鸿的丧事後,身心俱损,也只在房里将养著呢。此时听向阳说了一遍事情经过,不由也是大惊,她以为太後能劝皇上回心转意,谁料却更害了李风等人。凭心而论,自己也恨他们顽固不化,害了卫青鸿,只是如此一来,大范朝去了这许多忠臣,皇上又势必更加乖僻孤傲,朝中若无敢言之人,卫青鸿的一番苦心岂不尽化流水。因此挣扎著爬起,却听向阳催道:“姑奶奶,你赶紧著点儿,皇上若见没人传旨,再派了别人,到时候可就晚了。”
怜香也急道:“你只催我有甚麽用,除了大将军,谁能阻得了皇上?”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忙急急从枕下拿出一封信来,自己道:“我真是糊涂,怎将这样大事给忘了。大将军心思周密,或是早预料到今日之祸,说不准这封信才是唯一能救他们的良药。”说完拿著信,和向阳奔著龙彻寝宫而来。

41

果不出两人所料,龙彻正在寝宫之中歪著凝神冥思。怜香见此情景,心中也不免哀痛,她知这寝宫乃是记载著龙彻和卫青鸿所有悲欢离合的地方,或许龙彻只有身在这里,方才能有一点点活著的感觉吧。这些日子她虽没形影不离的服侍,却也知晓失去了卫青鸿的龙彻,简直就和行尸走肉没甚两样。
龙彻正在回想自己和姐夫过往的种种喜怒哀乐,忽闻脚步声响,抬头见是他们,嗤笑一声道:“向阳,怎麽?又请了一个人来帮著你说情麽?”
向阳呐呐的说不出话来,倒是怜香忙道:“皇上误会了,奴婢只因忽然想起大将军临终前,托付奴婢交给皇上一封信,这才过来,正巧遇到了向侍卫。”
龙彻一惊而起,颤声道:“姐夫……姐夫他给朕留了信吗?你……你怎不早给朕?”说完一把夺过。只是因手颤的实在厉害,怎也撕不下那封口。
怜香歉然道:“这些日子因为事多而乱,况奴婢心里也著实压抑,竟就忘了,还请皇上恕罪。”说完拿过信,只一下子便撕开了,将里面的一张素雅花笺递给龙彻。
龙彻目中含泪,连唇上都变了颜色,赶紧抹了一把,先通篇看了一眼,花笺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果然是卫青鸿的亲笔,这才细细看去,只见上面写道:
皇上在上:
展阅此信之际,当是永诀之时,情天即为恨海,古今皆然。有**尚难成眷属,况你我君臣乱伦相亲,怎敢奢望善终。臣临去之时,亦是心甘情愿,不敢怨天尤人。你若真心待臣,亦当如臣所愿,不许迁怒於人,不然九泉之下,臣亦难以瞑目。
臣蒙赐天恩,与皇上共处十载时光,亲历几度秋凉,虽不敢说了如指掌,却自认略知一二。皇上雄才大略,心藏过人之计,胸有百万之兵,临危不乱,遇宠不骄,实乃自古君王中之不世奇才,少年尚且如此,将来成就更不可限量。相信无尽光辉定可永载史册,传颂千秋万代,如此天之骄子,怎能毁於臣手,因此赘叙数言,望皇上切要谨记在心。
其一:臣去後,不许意志消沈,借酒浇愁,心中眼中只以臣一个为念。拿得起放得下乃是大丈夫所为,况乎君王。清明坟前一杯薄酒,已足慰臣心,再不许多生牵挂,若能相忘,则臣在天之灵,亦感激不尽。
其二:如今大范朝虽是四海升平,内忧尽去,然外患尚存,望皇上勿忘前事,不生骄躁之心,励精图治,保大范万里江山,亲贤臣,远小人,创下万世基业。
临别之际,不免心痛如绞,匆匆数言,亦难表臣之寸心,唯望皇上以天下为念,保重龙体。以上两点,若有违一丝半毫,臣以死後魂灵起誓,终你一生,不得相梦。若为臣之死迁怒一人半畜,则百年之後,九泉之下,绝不相见;世世生生,永不相逢。
臣卫青鸿绝笔
花笺无言的自颤抖的手中飘落,龙彻早已是泪流满面,怜香正想凑上前去看信里写些什麽,却见他忽以头碰桌,嘶声大叫道:“姐夫,,你好狠心,你好狠心,你既不屑这段君臣乱伦之情,不许我想你念你,又为何要利用我的一片痴心爱意相要挟。姐夫,你说啊,你说给我听啊。”说完又狠命撞了几下桌子,额头上早已是血流如注,配上他满面泪痕,说不出的凄厉。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1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