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罪心理 作者:薄荷猫(上)【完结】(50)

2019-04-01  作者|标签:薄荷猫 强强 悬疑推理

“她怎么了?”

陆徵就把在陆家看到仆妇骂颜氏的事情说出来,又道:“七婶不是颜氏嫡长女吗?就算是家族败落了,又怎么会沦落到被一个仆妇辱骂的地步?”

陆彻却像说公事一般冷静:“颜氏一族当年参与了魏王谋逆案,今上登基后遭到清算,这些年一直过得很艰难,七婶的母亲本是原配,却早早去世,所以她父亲又娶了一个继妻,若是颜氏没败落还好,她也不敢这般折辱原配留下的女儿,可颜氏败落后,基本靠她的嫁妆养着,她自然就没了顾忌,若非如此,七叔也没法娶到七婶。”

陆徵听着也有些唏嘘。

“七叔六年前过世,七婶无子无女,只能算是依附大堂伯一家生活,寄人篱下自然会受些委屈。”陆彻摇摇头,“可照你所说,连一个仆妇都能这般辱骂她,可见本家的规矩坏到了什么程度。”

陆家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若非背后还靠着英国公府,恐怕早就不能再燕京待下去了,偏偏还一点都不知道反思,反倒在家中斗得乌烟瘴气。

两人正说着,一个婢女走了进来,在裴氏耳边说了一番话。

裴氏蹙紧了眉头。

“发生什么事了?”陆彻问。

裴氏叹了口气:“公爹派人去京兆府报了官,唐知府接了案子,转头就去刑部借了个人。”

往常,京兆尹唐敏就经常这么干,陆徵也见怪不怪,但见裴氏情绪不高,也不由得问道:“借了谁?”

“赵学谦。”

第二十五章

剥皮案过后, 陆彻就知道了赵学谦的身份, 本想找机会把他调离刑部, 没想到自己却先中了毒。

陆彻不愿意和几位皇子打交道,眼下唐敏把赵学谦拉进这桩案子,他就怕四皇子找到机会趁虚而入。可唐敏与赵学谦是同年, 两人关系还不错,反倒他和唐敏的关系……不提也罢,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唐敏会相信谁的话。

若非自己卧病在床, 陆彻一定会想办法把这案子接过来的, 可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陆徵身上。

“大哥你说真的吗?”陆徵瞪大了眼睛,面露惊喜, “让我去参与这桩案子?”

“你现在不就是刑部的人吗?”陆彻反问。

陆徵的确是有兴趣的,不说这案子牵扯到大哥, 光陆家那一个个心怀鬼胎的,让这案子陷入了迷雾之中, 若是能够破了案,应该会很有成就感。

陆彻说:“我让随风替你把令牌和官服都拿回来了,就放在你房间, 你去的时候记得把令牌带着。”

“知道了。”不就是个工作证吗?陆徵秒懂。

“不准甩开常山常水, 我会让他们寸步不离地跟着你的。”

“哦。”陆徵顿时蔫了。

“父亲那边……”陆彻顿了顿,“我会和他说的。”

“太好了……不,我的意思是,在父亲面前,你说话比我管用。”

“还有。”陆彻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本字帖出来, “家学暂时可以不要去,但你得把字给我练好了!”

“……”大哥您对我的字还真的很执着啊。

-

于是,陆徵就带着大哥的殷殷期盼去了陆府。此时京兆尹唐敏已经和赵学谦登了陆府,正在询问陆家众人。

待到问过一圈,唐敏才有些烦闷地扯了扯官服领子:“赵兄,你可是看出了些什么?”

赵学谦沉吟片刻,对唐敏说道:“若要论起来,这陆家个个都有嫌疑。”

“哦?愿闻其详。”

“陆老爷原配所出嫡子早亡,大少奶奶林氏唯一的儿子也死了,陆老爷想要让林氏将庶子记在名下免得长房嫡脉断绝,林氏却不愿意,甚至还公然顶撞过陆老爷,与陆老爷继妻吴氏更是关系不睦,此其一。”

“其二,老二陆源是庶子,其母只是一个通房丫鬟,可自从长兄去世后,陆家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都是他在操持,只可惜陆老爷对他只是淡淡,反而更加宠爱继妻所生的幺子,而陆源既有能力又如何肯屈居人下?”

唐敏却摇摇头:“我们都见了这陆源,为人老实孝顺,不见得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赵学谦却只是笑笑:“唐兄,在下只是罗列这府中众人情况和杀人动机,他们性格如何并不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不失偏颇。”

“倒是我误会了。”唐敏赧然道,“赵兄向来正直,故此我才会在出了案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可眼下这老三老四暂且不说,老五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他又有什么动机?”

“老五是个孩子,可他的母亲不是。”赵学谦不慌不忙说道,“吴氏想要尽快将陆老爷下葬,从习俗上说没错,可是从情理上来又说不通,她身为陆老爷的妻子,应当比任何人都想要抓到凶手,可她如此表现,实在不像是一个新丧之人。”

“所以,吴氏的嫌疑是最大的?”

“不尽然。”赵学谦淡淡道,“在下觉得,三房与四房的嫌疑才是最大的。”

“这又是为何?”

“三房四房看似无争,可他们非长非嫡又不受陆老爷宠爱,且不像陆源一样打理家中产业,若真等到陆老爷百年之后,他们两兄弟岂不是只能分得几亩薄田和几百两银子?”赵学谦话锋一转,“而如今陆老爷骤然离世,五房并未分家,嫡出弟弟年纪还小,他们若是能得到陆家大部分族老的支持,分出的家产就可观了。”

唐敏无奈地摇摇头:“大家族就是纷争多,将一个案子也弄得这般复杂。”

门外的陆徵有些出神,因为简余的缘故,他对赵学谦非常有偏见,觉得他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徒,然而赵学谦的分析却戳破了他这种优越感,让他正视起这个对手来。

“陆少爷,你怎么在这儿站着?”包铮的话打断了陆徵的沉思。

房内的两人也看了过来,陆徵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偷听别人说话实在不太道德,但还是厚着脸皮和两人打了招呼。

唐敏年纪三十几岁,白白胖胖的,脸上常挂着笑容,看着非常可亲。他是当年的状元,一路官运亨通,前年就当上了京兆府尹,若是没有意外,他四十几岁的时候绝对是掌管一方的封疆大吏,运气好一点日后或许还能当上宰辅,这样的人自然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可他为人圆滑,最是滑不溜手,一直都和各方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唐敏发现陆徵偷听也没生气,笑眯眯的道:“原来是英国公府小少爷,特意过来帮忙操持葬礼,实在是孝心可嘉。”

陆徵一梗,唐敏这么一句话就定了他过来的目的,偏偏他还不能否认,让他顿时就对这个和蔼可亲的京兆尹升起了浓浓的警惕。

唐敏又关心道:“听说陆大人身体欠佳,不知如今可好些了?”

“劳您记挂,家兄好多了。”

“那便好。”唐敏叹口气,“陆大人可是刑部的顶梁柱,这案子本官原想请陆大人指教的,却听闻他遭遇飞来横祸,也只能无奈作罢,待到陆大人身体好转,本官一定登门拜访。”

这这这……什么仇什么怨啊!陆徵目瞪口呆,想起大哥轻描淡写的一句“政见有些不合”。可这位京兆尹句句把他架在火上烤的架势,何止是政见有些不合,大哥你们这梁子结大了吧。

唐敏又与他说了几句话,态度虽然客气却一直避而不谈他来此的目的,摆明了不想让陆徵参与进这桩案子。

陆徵心情郁闷,只能怏怏告辞。

-

出了陆府,陆徵又不想马上回家,想了想干脆朝着外城走去,听了赵学谦的分析,让他对陆府众人的关系理清了一些,然而当事人的话并不足以完全取证,陆徵有心想问问陆府下人,但因为现在唐敏他们还在陆府,未免被人明里暗里嫌弃,便只能曲线救国。

市井往往是谣言流传最快的地方,而同时,市井之中也会有许多有用的信息,只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罢了。陆府乌烟瘴气的,规矩不好就意味着下人的嘴不严,一些无意中透露的信息恐怕别有价值。陆徵没有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0/13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